透过超滤膜和反渗透膜过滤后,龙头里流出了一股股纯净水,再度投入到生产中。
改革环境价格政策,鼓励环境友好的技术开发利用。目前,我国能源年消耗量占全球的19.5%,煤炭消费量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石油消费量一半以上靠进口。
但总体来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还有一定的差距。深化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扎实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增长付出了过于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资源环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尖锐的矛盾,根本途径就是建设生态文明,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这些重点工作将从不同角度和侧面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发挥有力作用。
必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制度,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绩效考核,努力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目前已完成初稿,正在书面征求地方意见。由于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导致国际稀土价格暴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着手研发不含稀土的强力永磁铁这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之一。
而在以燃煤发电厂为主的中国,电动汽车就不见得是什么好东西了,电动车的大规模普及就意味着中国的燃煤发电厂必须发出更多的电力,由此带来的便是二氧化碳的增排。根据国外一家名为LowCVP的机构在2011年6月8日发布的数据统计,生产一辆普通汽车需要排放5.6吨二氧化碳,那么生产混合动力汽车就需要排放6.5吨二氧化碳,生产一辆直插充电式的混合动力车则需要排放6.7吨二氧化碳,而生产一辆纯电动汽车,则需要排放8.8吨二氧化碳,是普通汽车的1.57倍。然而遗憾的是,比亚迪的研发磷酸铁锂电池居然通过了国家相关标准的检测这说明什么问题?这说明国家标准实在太低。两毛钱跑一公里,这确实不假,但是用车成本是由购车支出、维修保养支出和能源支出三个因素构成。
在GDP增幅放缓,房产限购的现在,汽车产业将成为一个GDP的突破口。不管是哪一级政府,还有就是大多数媒体,在谈到电动汽车时都喜欢用零排放或节能这样的字眼。
所以据此大致推算出,今年全球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超过63吨。此事闹得沸沸扬扬,电动车的安全性受到普遍质疑。只有大大降低火电厂在整个电力工业中所占的比重,电动汽车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环保汽车。其实电动车出现燃烧事故也不是只有比亚迪一家,只不过这次事故因为死伤人数较多,而且涉及富二代、酒驾、豪车肇事等敏感词,所以被公众关注得多了一些。
续航力过短是电动车的软肋之一。[page]B:电动车会加剧能源浪费电动车不仅不环保,而且还会加剧能源浪费。维修保养起来也比普通汽车麻烦,电池组过了一段时期就必须进行回收更换,这项支出几乎等同于车价的五分之一以上两个因素,足以抵消电动车在能源支出上所占据的优势。不得已,又下车继续充电这等于是说,原本只需要20千瓦/时的电量就能跑完的路,这一次得需要40千瓦/时才能跑下来如此全世界数亿车主每年都有两次这样的遭遇,所造成的能源浪费就是相当巨大的。
奔驰宝马也搞电动车,但是他们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同样出色。就实用性表现而言,电动车恐怕还无法让消费者满意,这直接决定了电动车的市场实用性。
如果国内电动车保有量超过1000万辆,肯定会导致国内电力资源的紧缩,电价势必会出现大幅度上涨。否则,电动汽车无非是将后端污染前移到发电阶段,并不会助力二氧化碳减排。
骂归骂,说道实处,就是电动车的动力电池的安全隐患问题了。如果西方发达国家在非稀土矿永磁铁项目上获得突破,只要通过一项标准,禁止含稀土矿的电动车在西方市场销售就像现在禁止含石棉材料的汽车在欧洲销售一样,中国的电动车政策就成了废纸,巨大的资金投入以及所有的技术储备都会化为乌有。本田的电动车搞得不错,但是本田的小排量柴油机以及氢燃料电池技术也搞得风风火火。除了电动汽车,沃尔沃的柴油混合动力技术也相当成熟总而言之,国外的知名汽车厂商,没有一家是把宝押在电动汽车上的,但是中国人正在准备这么做。由于电动汽车的电池组通过金属导线和各种电气设备连接,因此在低温季节不可能让电池组做到完全保温的效果。好了,答案已经很清楚了。
制定政策的人不是傻子。如果你想玩长途自驾游,电动车绝对会让你感到憋屈。
D、电动车用车成本不低有人说,电动车可以通过低廉的用车成本来吸引消费者,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导。二来可以稳定粮食市场。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是国内所有媒体从来都没有提到过的,而且国家似乎也从来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相关研究那就是在生产一辆电动汽车的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要比生产一辆普通汽车多得多。G、国家为何要大力发展电动车战略?答案是急功近利。
后来,由来自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广东省消防总队、北方车辆研究所、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等技术机构的13名专家组成了质量鉴定小组,并公布了526深圳比亚迪电动出租车被撞事故的鉴定结果,鉴定报告称,在事故中该车的动力电池并没有发生爆炸,全部96节动力电池中的72节单体电池未起火燃烧。说到底,认为电动汽车可以带来零排放的只有三种人:第一是汽车制造商,第二是与汽车制造商有利益联系的政客,第三就是眼睛只会盯着汽车排气管,却无视发电厂大烟囱的非专业人士。在柴油机和自动变速箱的匹配技术都搞不定的前提下,国内汽车厂商在传统技术上紧追世界厂商的步伐,一味跟在世界厂商的屁股后面跑,似乎很难实现突破。目前中国汽车的保有量超过1亿。
其次,在2010年11月23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出一份由全球30多名顶尖科学家共同撰写的报告,报告名为《排放差距报告:<哥本哈根协议>是否足以将全球变暖限制在2摄氏度或1.5摄氏度以内?》。首先,在2005年10月,行业内权威人士云集上海嘉定汽车城搞了一个2005嘉定汽车论坛,论坛总结报告上显示了一个数据:在2005年,全球汽车保有量达到8亿辆。
A:电动车会加剧污染电动汽车所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甚至可能比燃油汽车还要严重。10亿辆电动车,每年排放至少100吨二氧化碳。
目前,电动车的价格依然高高在上。居住在北方的人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如果相机或手机在冬季暴露于户外的时间太长,充满电的电池往往在十几分钟后就没电了,这就是俗称的低温跑电现象。
如此一来,没有电动车的人就会为有电动车的人买单。美国国家交通安全管理局表示,碰撞测试就是想看看锂离子电池组在事故中的受损效果,没想到居然导致了完全不可预知的自燃。那么,我们不妨来进行一番颇有意思的推论。同理,驱动电动汽车主要还是依靠煤炭(全球大约70%的发电量来自于火力发电厂)。
据统计,全世界90%的汽车所集中的区域,其冬季气温都会低于5摄氏度。现在全球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0亿辆。
整车安全设计未见缺陷。综上所述,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使用环节,电动车绝对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
报告中有一个结论,那就是2005年全球所有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50亿吨。C、电动车实用性不佳除了加剧能源浪费,从技术上讲,电动车还存在续航力低下的问题。